在開曼群島注冊的公司非常之多,我們耳熟能詳的比如阿里、京東、百度、匯源、新浪、聯通、聯想、SOHO中國、綠城中國、恒大集團、新世界百貨、蒙牛、盛大、前程無憂、巨人網絡、奇虎360、慧聰、金山軟件等,可口可樂、英特爾、甲骨文、寶潔等公司也在開曼群島有注冊公司。
還有大量投資公司也都在開曼群島注冊,比如IDG、軟銀、SAIF、紅杉、鼎暉、華平、高盛、摩根士丹利、華登國際、黑石等。公開資料顯示,全世界最大的25家銀行都在開曼設有子公司或分支機構,開曼群島內的金融業、信托業總資產已超過2500億美元,占歐洲美元交易總額的7%。每年平均約有4300家公司在開曼群島注冊成立,全球700多家銀行在開曼群島都有分支機構。
是什么原因這讓些企業選擇在開曼注冊呢?
1、合理避稅
開曼群島是國際投資者在海外設立離岸公司最具代表性的熱點地區之一,在開曼群島注冊公司沒有附加條例限制貿易發展,沒有外匯管制,外匯在開曼群島進出自由。
最主要的是,不收稅。所以開曼群島也被稱之為“避免天堂”。像可口可樂、英特爾、甲骨文、寶潔之類跨國公司,一般都是在開曼群島成立子公司,把全球收入都導入這個子公司,這樣就可以逃避在各個國家的稅收了。美國高達35%的所得稅,如果能有辦法合理避稅,誰會愿意繳納呢?
2、方便融資、上市
與美國公司在開曼群島注冊子公司為了方便避稅不同,國內企業顯然不完全是出于這個目的。所以國內企業更多在開曼群島注冊的是母公司,然后通過協議控制國內實體公司,也被稱之為VIE。之所以要這么做,是為了能夠更好的融資和上市。
如果沒有開曼群島的這個殼公司,純國內實體公司的話,就只能拿人民幣投資,美元不能在國內流通呀,更別提拿美元去注冊公司了。
所以我們看到很多公司發布公告融了幾千萬或者幾億美元,都是通過在開曼群島或其他低稅費地方注冊的殼公司來完成的,融資主體并不是在國內注冊的公司。相應的,在國外上市的時候,也是這個殼公司,而不是國內注冊的公司。所以基本上你看那些融資的公司,要么只融美元,要么只融人民幣,很少有公司既融過美元,也融過人民幣的。
3、方便操作
像開曼群島這類地方,對注冊的公司并沒有什么審查,但相應卻有很好的保密機制。開曼群島這樣的地方注冊一個公司,然后再通過這個公司投資國內或其他公司。除了開曼群島以外,還有一些地方也是注冊公司不錯的選擇,比如英屬維京群島。
2015年,國家稅務總局公布了一組數據:每年由于“避稅天堂”流失的稅收額,超過300億元人民幣。所以包括中國、美國等國在內的很多企業都已經盯上了這些避稅天堂。
文章出自:注冊開曼公司-創百匯http://www.22167.cn 如需轉載請注明 010-57168182.
下一篇:離岸公司帳戶稅務披露案例分析